
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遵循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国境口岸地区及相关延伸后续管理方面卫生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紧密围绕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医学检验等重点领域的中心工作,同时面向食品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医院检验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和有关大专院校,积极组织相关医学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使预防医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以便更好地指导、促进口岸卫生工作的发展。三大作用: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发表论文的园地;对外宣传扩大检验检疫系统影响的窗口。面向三大领域: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医学检验。
转移性肿瘤
时间:2024-12-05 14:26:40
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日益受到重视。重要脏器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命,提供其它综合治疗的机会。以往我们的观念里,可能一直认为癌症转移了就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意义。姑息性手术为其他综合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恶性肿瘤的晚期已难以进行根治性手术,各种姑息性手术的实施可以通过减少肿瘤体积,解除肿瘤压迫,解除梗阻等方法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提供营养保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其他综合治疗争取了时间,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肺转移瘤
肺转移瘤是原发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道或淋巴道转移到肺的相当多见。据统计在死于恶性肿瘤的病例中,20~30%有肺转移。恶性肿瘤发生肺转移的 时间早晚不一,大多数病例在原发癌肿出现后3年内发生转移,亦有长达10年以上者,但也有少数病例肺转移灶比原发肿瘤更早被发现。转移到肺的原发恶性肿瘤 多来自乳腺、骨骼、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系统。
1、肺转移瘤是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其途径可以是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或邻近器官直接侵犯。以绒毛膜癌、多见,恶性软组织肿瘤、、骨肉瘤和胰腺癌次之;还有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肾胚胎癌等。
2、 肺转移瘤以血行转移最为常见,血行转移为肿瘤细胞经腔静脉回流到右心而转移到肺。瘤栓到达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后,可浸润并穿过血管壁,在周围间质及肺泡内 生长,形成肺转移瘤。淋巴道转移多由血行转移至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床,继而穿过血管壁侵入支气管血管周围淋巴结,癌瘤在淋巴管内增殖,形成多发的小结节病 灶。
3、 常发生于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小叶间隔及胸膜下间质,并通过淋巴管在肺内播散。肿瘤向肺内直接转移的原发病变为胸膜、胸壁及纵隔的恶性肿瘤。肺部转移性肿 瘤较小时,很少出现症状,特别是血行性转移,咳嗽和痰中带血并不多见。大量的肺转移可出现气促,尤其是淋巴性转移。通常起病潜隐而进展较快,在数周内迅速 加重。
4、 胸膜转移时,有胸闷或胸痛。肺部转移性肿瘤变化快,短期内可见肿瘤增大、增多,有的在原发肿瘤切除后或放疗、化疗后。有时可缩小或消失。
心包转移瘤
心包肿瘤非常罕见,继发性心包肿瘤,直接从胸腔内扩散累及心包,最常见的是支气管肺癌和乳房癌。心包转移瘤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心包膜的结果,是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之一。了解心包转移瘤的病因及形成途径,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
心包转移瘤的原发病变80%为原发性支气管癌、乳腺癌、白血病、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少见的是胃肠系统肿瘤、卵巢癌、宫颈癌、肉瘤、胸腺癌及黑色素瘤。
颅内转移瘤
颅内转移瘤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癌瘤、肉瘤及黑色素瘤均可转移至颅内。临床所见颅内转移瘤大多数为癌瘤转移,占90%以上。恶性肿瘤转 移至颅内有三条途径:①经血流,②经淋巴,③直接侵入,其中经血流为最多见的途径。转移途径和转移部位与原发瘤的部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