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卫生控制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遵循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国境口岸地区及相关延伸后续管理方面卫生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紧密围绕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医学检验等重点领域的中心工作,同时面向食品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医院检验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和有关大专院校,积极组织相关医学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使预防医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以便更好地指导、促进口岸卫生工作的发展。三大作用: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发表论文的园地;对外宣传扩大检验检疫系统影响的窗口。面向三大领域: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医学检验。

            

酶的分类和命名

时间:2024-12-10 16:01:26

一、酶的分类

国际酶学委员会(I.E.C)规定,按酶促反应的性质,可把酶分成六大类:

1.氧化还原酶类(oxidoreductases)指催化底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酶类。例如,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2.转移酶类(transferases)指催化底物之间进行某些基团的转移或交换的酶类。如转甲基酶、转氨酸、己糖激酶、磷酸化酶等。

3.水解酶类(hydrolases)指催化底物发生水解反应的酶类。例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磷酸酶等。

4.裂解酶类(lyases)指催化一个底物分解为两个化合物或两个化合物合成为一个化合物的酶类。例如柠檬酸合成酶、醛缩酶等。

5.异构酶类(isomerases)指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化的酶类。例如,磷酸丙糖异构酶、消旋酶等。

6.合成酶类(连接酶类,ligases)指催化两分子底物合成为一分子化合物,同时还必须偶联有ATP的磷酸键断裂的酶类。例如,谷氨酰胺合成酶、氨基酸:tRNA连接酶等。

二、酶的命名

(一)习惯命名法

1.一般采用底物加反应类型而命名,如蛋白水解酶、乳酸脱氢酶、磷酸己糖异构酶等。

2.对水解酶类,只要底物名称即可,如蔗糖酶、胆硷酯酶、蛋白酶等。

3.有时在底物名称前冠以酶的来源,如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唾液淀粉酶等。

习惯命名法简单,应用历史长,但缺乏系统性,有时出现一酶数名或一名数酶的现象。

(二)系统命名法

鉴于新酶的不断发展和过去文献中对酶命名的混乱,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了一套系统的命名法,使一种酶只有一种名称。它包括酶的系统命名和4个数字分类的酶编号。例如对催化下列反应酶的命名。

ATP+D—葡萄糖→ADP+D—葡萄糖-6-磷酸

该酶的正式系统命名是:ATP:葡萄糖磷酸转移酶,表示该酶催化从ATP中转移一个磷酸到葡萄糖分子上的反 应。它的分类数字是:E.C.2.7.1.1,E.C代表按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的命名,第1个数字(2)代表酶的分类名称(转移酶类),第2个数字(7) 代表亚类(磷酸转移酶类),第3个数字(1)代表亚亚类(以羟基作为受体的磷酸转移酶类),第4个数字(1)代表该酶在亚-亚类中的排号(D葡萄糖作为磷 酸基的受体)。